新时代文明实践〡好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作者: 张小萍 | 发布时间: 2019/11/1 12:57:43 | 1292次浏览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习惯的培养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高,家校结合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张冬梅俗话说:“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对他的成长甚至一生都会产生重要作用。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一.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1.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孩子习惯的养成尤其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长期帮助。
2.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家长首先应该是有良好习惯的人。言传不如身教。在培养孩子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子像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家长要针对家庭情况,对孩子的作息时间等做好合理规划,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对他们的起居饮食等方面做好规划。
4.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些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条件。形成习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能提供相应的条件,有助于孩子较快地形成习惯。比如,要求孩子饭后漱口,每次饭后为他提供一杯水,在他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之后,再让他自己倒水。
5.绝不能姑息迁就。对家长来说,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例如:说了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以妥协告终,继而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总之,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巩固的过程。只要家长身先士卒,言传身教、持之以恒,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养成好习惯。
二. 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给玩具分家。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给玩具分类,如:球类、圈类、图书类、积木类、智力玩具类等。分类之后给每一种玩具找一个固定的摆放位置,也就是给每种玩具找一个合适的家。如:皮球放在球筐里,图书放在书橱里,呼啦圈挂起来,积木放在塑料篮子里,智力玩具放在玩具橱里等。
2.送玩具回家。把多种玩具混放在一起,让幼儿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然后让大家共同评判孩子们送的是否正确。 此外,每天放学前提醒幼儿,小朋友要回家了,大家看一看我们玩的玩具都回家了没有?如果没有,请你们先把玩具送回家,小朋友再回家好吗?每次教学活动或者是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区角活动、自由活动等之后,都要提醒幼儿把用过的玩具放回原处。
三. 教师和家长的表率作用
在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因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大人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强,大人得益于移动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们很自然的就去模仿。如果大人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你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所以,要想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好的行为习惯有的成年人往往不能持之以恒的做到。俗话说:“贵在坚持”只有把这项工作坚持到底,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