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课程表那些事儿
作者: 刘玉珍 | 发布时间: 2024/4/25 8:28:59 | 677次浏览
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3月,我们就孩子活动需要语言区进行了调整,开辟了一块“小学课堂体验馆”。小课堂虽然不大,但孩子们在体验馆中,尝试体验小学中的各个角色,了解成为小学生需要知道哪些事。
片段一:课程表它有什么用?
可可:今天我和宸宸是小学生,我想做班长。
可可、宸宸说完便坐到了“教室”里。
梦梦:那我是老师,我先上数学课。
“数学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算式”,问:“谁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呀?”
可可和宸宸都举起手。梦梦老师:可可说吧!说完就走到可可的课桌前。
本节“数学课”共5分钟左右。
月亮:我是语文老师,今天我来教一首传统节日的儿歌,你们听我是怎么朗诵的。
“语文课”结束后,可可:下一节什么课呀?
梦梦:我也不知道。
牛牛:我姐姐是小学生,她每天都会看一下上什么课,小学有课程表,我们没有,做一个不就好了。
梦梦:我不会做啊,我不知道课程表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分析:
从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对体验当小学生很感兴趣。知道小学的课程有数学课、体育课,但对小学其他课程了解的比较浅显,游戏进行到一半孩子们犯了难,接下来可以上什么课?游戏怎样继续呢?牛牛在游戏提及小学有课程表,课程表有什么用处?课程表的出现让孩子们有了新的认知挑战。
支持策略:
孩子们的分享为“小学模拟课堂”添设了新游戏情景,为此我们根据孩子们的游戏需求添置了以下材料:
1.提供白纸、笔,满足孩子想设计课程表的意愿。
2.鼓励幼儿自主设计适合“我们”的课程表。
撰稿:刘玉珍
校对:王苗
审核: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