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建设|冰雪奇缘
作者: 言婧婉 | 发布时间: 2024/1/11 17:00:47 | 813次浏览
《冰雪奇缘》
孩子们很关注大自然的变化,由雪花缘起,孩子们对下雪天充满了兴趣。由此我们展开讨论,说说下雪天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到的雪,能发现有关雪的基本物理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雪的情感。一场大雪,为幼儿园披上了厚重又雪白的棉衣,幼儿园在一片晶莹的雪色中变得更加神秘又美丽。入冬的大雪是色彩碰撞的美是大自然给予的惊喜是孩子们的冰雪奇缘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浪漫。当白雪与孩子们相遇,会发生怎样奇妙的故事呢?
实录一
下雪天太开心了,可以打雪仗,我和萱萱一直在打雪仗,最后我们和雪人一起照了好看的照片,韬韬的手上还拿着雪球,等会儿我们要继续玩了。
实录二
雪是软软的,我把手放上去,用力按了一下,出现了我的手掌印,我的手掉进雪里了,好冷呀。
实录三
鹏鹏:这个冰块是透明的好漂亮,里面有尖尖的东西,像针一样。摸起来刺刺的。
萌萌:这块冰块像海马一样。
韬韬:雪都变成冰了,好硬好硬的。
源源:我找到了一块特别的冰块,扁扁的,像恐龙头的形状。
实录四
珏珏:这个小水池里面的水全部结冰了。好滑好滑,我的手划过去又划过来。
萌萌:水管里面的水都结冰了,还没掉下来就已经冻住了。是不是流口水了?
淳淳:水盆里面的水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圆饼了,我拿出来的时候碎了一点,好像一个月亮。
凡凡:水池里面怎么有一块冰块?滑滑的,手疼疼的。
实录五
我们从外面捡了一点冰块带回来,我想睡醒了之后再看一看,冰块会不会全部化成水呢?
睡醒之后我们又来看了,真的变成水了,但是里面还有一点点冰块,仔细看才能看见。
实录六
佳宁:我在益智区拼出了一片雪花。雪花有很多的小尖角,中间都是一个再加上一个。
毅毅:我用宝石拼出了雪花,白色的球是吃豆人,吃豆人会把雪花一片一片都吃到,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有不一样的味道,有青苹果的味道,也有蓝莓的味道。
实录七
辰辰:我今天在手工区玩,我用树枝先放在桌子上,我用了很多的宝石摆在每一个小树枝的旁边,就好像冬天的树上面全是雪花。雪花一片一片飘下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全部落在了树上,雪花就一直停在树上了,所以树上有很多雪花。
祝福:我用光影积木拼出来了雪花,我数不清有多少个积木了。
表征一
这雪人是一个小孩堆的,他叫阿里特,他堆了一个笑嘻嘻的雪人,他的手是树枝做的,他把雪盖出了一点点雪人的底,他的眼睛是零画出来的,他嘴是弯曲的,像彩虹。
表征二
下雪了,地上都是雪,天上还继续下着大雪。我堆了一个雪人,给他戴上了一顶红色的、暖暖的帽子,最后还用手给他画了一个笑脸,我和雪人都是开开心心的。
表征三
今天下了好大的雪,有太阳形状的,有星星形状的,还有月亮和闪电的。几个好朋友就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雪继续下,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做雪球,雪人和雪球上面还沾了新的雪花,毛茸茸的很好看,妈妈说雪会一直下到星期三。
表征四
我画的是幼儿园,一大早我就去签到了,我一进厕所洗手的时候发现水龙头那里的水池里有几个冰块,我问老师:“为什么里面会有几个冰块呢?”。宇凡又拿去了,他摸了几下,在上面滑了几下,他感觉凉凉的。
表征五
有一个小孩摘了一片雪花,手上有水滴下来了,怎么回事?扔掉了,扔在结冰的湖上,开始滑冰了。
表征六
今天我和一个女生打雪仗,下了好大的雪,回到小区后,我们准备了很多雪球,就开始打了起来。一个雪球打到我的身上,碎了。最后我们回家睡觉了,第二天我们到幼儿园还想打雪仗,但是发现却开始融化了。
表征七
有一个小人接雪花,雪花非常大,很漂亮,小人想拿走,小人躲雪,雪非常大,能躲回家吗?左想想,右想想,他又躲了躲,看见了超级大雪花,小人和云朵把雪花搬回家,遇到了车子,车子让开了,人们惊呆了:“云还会走吗?”他们终于把大雪花搬回家了,但进不去,只能放门口。
分析:
雪,是大自然赠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儿童、成人都认真享受着这份珍贵的冬日大礼。这次久违的玩雪活动,激发了孩子们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加深了孩子们对冬天和雪的认识。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孩子们和自然的故事一直在继续,要认真观察幼儿在玩雪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孩子和雪的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大自然的点滴变化总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在孩子们眼中都充满着哲理和趣味,延伸出很多说不完的话题。在幼儿园里,每个季节都因为孩子们而被赋予了无限的美好和期待!教师作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抓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点,顺应、支持他们发展的需要。支持幼儿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幼儿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大胆猜测雪花的故事。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支持幼儿动手动脑寻找雪花变化的答案。
《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的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食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接受能力相吻合。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地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的幼儿对冰、雪等的观察与发现,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孩子们能感知和发现雪花的变化,既观察了雪花飘落的过程,也注意到了积雪成冰,最后融化的变化。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方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支持:
1.投放一些关于各类雪花、冰花、冰块的绘本、图片以及视频在游戏区域中,引发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
2.开展与此相关的话题讨论活动,了解幼儿的想法以及兴趣点,不断地给予支持与帮助。
3.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和孩子一起融入自然,肯定孩子的发现,并记录下孩子的持续玩。
4.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幼儿玩“冰雪”元素的过程并展示,肯定幼儿的艺术成果,培养创新积极性。
编撰:言婧婉
校对:严 萍
审核:陈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