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建设|蚕宝宝日记
作者: 刘玉珍 | 发布时间: 2023/6/5 16:46:39 | 911次浏览
观察实录
5月8日
天宝:大家快来看,蚕宝宝产了两个蚕蛾。
5月9日
梦梦:蚕宝宝的蚕蛾产卵了,卵是小小的、黄黄的,蚕茧上有一个小洞洞,蚕蛾的身上是一横一横的,有六只脚。
5月10日
天宝:今天有三只蚕蛾了,昨天还只有两只。
桐桐:这个黄色的会不会是它吐了。
果粒橙:是它的壳太硬了,它吐出来的粘液溶化的。
5月11日
天宝:我发现昨天的卵都是黄色的,今天有一些是酱色的了。
书妍:怎么会变成粽色的了呢?
一宝:因为时间太长了吧。
5月12日
天宝:今天有四只蚕蛾了,有四个蚕茧上有洞洞。
5月15日
天宝:有一只不动了,它死了吗?蚕卵又变颜色了,现在有三种颜色,黄色、肉粉色、灰棕色、黑灰色。
5月16日
天宝:还有两只蚕蛾,蚕卵今天有两种颜色,淡灰色、深灰色的。
天宝:今天我一来幼儿园就发现两条蚕茧变飞蛾了,有一只蛾的翅膀一直在动,它会飞走吗?
教师的思考:
课程源于生活,在和蚕宝宝的邂逅中,孩子承担起饲养蚕宝宝的责任,伴随着蚕宝宝的成长,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是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如何去关爱身边的人和物的情感,感受着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孩子们对蚕的观察还没有结束,期待蚕卵孵化孩子们能亲身感受生命的意义,收获更多的经验与知识.....
教师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为追随幼儿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蚕宝宝”的世界,探索蚕宝宝的成长奥秘。从一个个小黑点点到白白蠕动的蚕宝宝,从吐出白白长长的蚕丝,变成蚕蛾,孩子们从发现蚕——认识蚕——喂养蚕——埋蚕蛾,小小的生命发生了大大的变化,幼儿见证了生命的奇迹,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再局限,从单一经验提升到多元化知识,老师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基于幼儿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展开话题讨论活动,有效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索。他们是这场活动的发起者,是喂养的主导者,相应的,教师从“我觉得,我认为“到“读懂幼儿所想、所思”,真正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共同游戏的参与者。
撰稿:刘玉珍
校对:王苗
审核: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