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其他合集>>中班年级组>>中二班>>阅览文章

建构区的故事——任务卡到啦

作者: 史彤 | 发布时间: 2018/2/1 13:16:11 | 1193次浏览

第一阶段:

幼儿来到的建构区,不小心将昨天别人搭的建筑给弄倒了,他们开始摆弄积木,几分钟过去了什么也没搭出来,教师看到这种情况,画了一张图纸:“这是一张任务卡,只要搭建出和图片上相似的建筑你们就顺利过关了。”幼儿看了看图纸,开始探索起来。几分钟后,幼儿便放弃了,教师走了过来,开始数图纸上的长方体有多少根,昇昇立马说:“六根。”然后找了材料给我,就这样,教师介入游戏,幼儿帮助教师找材料,很快,图纸上的建筑就搭成功了,教师:“我的成功了,看你们的了。”然后将自己搭建的建筑拆掉。幼儿搭了个楼梯便失去兴趣,去吃点心了。教师请其他幼儿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卡,幼儿很踊跃,进入区域开始探索,最后成功了。幼儿很自豪,教师给建筑拍照。

阶段反思:

教师看到建构区的情况,垂直介入了游戏,希望能够通过“任务卡”的形式改变幼儿游戏状态。幼儿第一次接触看图建构,缺乏经验,并且个体发展存在差异,有的幼儿空间思维能力发展较好,有的则较差。所以开始幼儿并不能够完成看图建构,在其他幼儿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幼儿获得了成就感。

教师通过评价时间告知幼儿每天都会有“任务卡”,不管任务卡到哪个区域,都要完成里面的任务,如果成功则加一分,不成功不加分。今天“任务卡”到了建构区,幼儿看到任务卡立即开始行动,曦曦说:“我们分成两队,搭好了请老师看一看谁搭的最像。”四名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图建构。搭建好后,曦曦请老师去看:“老师,你看我们谁搭的更像。”师:“都很像,你们可以再仔细地研究一下图纸,看看能不能更像。”幼儿又开始进行建构。

总体反思:

幼儿在区域中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所以区域的设置不可能是一层不变的,教师需要观察、分析、整改、反思,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好教师非常了解班级中的幼儿,因此能够针对每一名幼儿的能力提供水平最为适宜的挑战。在对高水平游戏的支持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幼儿享受着挑战并且寻求自我的拓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湖山北路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山北路95号 电话:(025)52188650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